參賽就是為了想贏,除了贏得賽事也要贏得自己的進步!如果想贏,了解競賽規則以及評審想法是想一戰就「贏」的團隊須要花時間研究理解的課題。
南征北討演講授課時,我非常鼓勵大學生或剛開始投入影音製作的朋友,可以透過參加各式各樣微電影/影片比賽,鍛鍊微電影影音企劃製作能力,同時增加自己貼近市場環境的能力,甚至透過比賽獲得接案機會,所以攸關競賽結果的評審到底在「想」什麼、「看」什麼,成為許多參賽者好奇的問題。
根據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與獎金獵人的統計,直至2014年,在台灣舉辦的影片類比賽達到389個,且持續增加中,意即從政府、企業、NGO到學校,影片比賽(影音力)就像我們小時候的畫畫比賽一樣,成為新媒體時代的創作與表達能力重要媒介。只要你願意。在同一個時間都有超過30個各式各樣主題的影片比賽正在募集參賽者,花點時間研究一下,你都可以選擇你比較有想法或有興趣的主題參賽。
在參賽者裡,大學生(含研究所)佔比近70%,如果以每個比賽平均50件參賽作品、每個作品組成團隊10人計,2015年總計有近兩萬件作品參賽、參與人次達到20萬人次,在過去兩年的參與評審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很多學生透過參賽磨練經驗、募集團隊,更進一步就是獲取獎金取得下一次的拍片經費。到底參與比賽的評審都在想什麼,成為許多參賽者想知道,但卻不得而知的祕密。
「評審是用什麼標準在看片!」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常問我的事!參賽者其實在各式各樣的比賽評分辦法裡就可以略之一二,當然比賽辦法是另一個要研究的事,會另外在「微」機解密中再另外專文與大家分享。我們先拋掉比賽辦法的評分,我從個人過去兩年累計超過50場大大小小微電影(影片)評審經驗中,從個人到在評審會議中觀察不同評審的評論與主張,與大家分享評審們沒有機會跟大家說的祕密。
到底評審都是誰?
微電影評審根據背景,大致分成三大類組成,一是「專業派」業界經驗背景的評審,例如導演、編劇、攝影師、剪輯、行銷、影評等;第二是「學院派」有相關影視領域學術背景的老師,但大都也具備實驗經驗;第三則是「市場派」主辦/承辦單位代表,評審團隊組成直接就會影響評選排序結果,因為三個領域的評審背景的差異,觀點大不同,有情懷的導演還是須要遇到有情懷的知音,這部份,有時真的只能靠”運氣”,因為作品要獲得評審出手悍衛,在評審會議中說服其它評審跑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過去參與評審會議的經驗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去年中華電信MOD微電影創作比賽的初審會議,遇見業界膩稱為「大師」的(下圖左一)知名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os.你沒看錯,大師的名字有六個字^^),親眼看見大師為每一件參賽作品用粉紅色筆手寫了密密麻麻的一疊評語與看法筆記,在評選過程中,滿滿是對參賽者作品的疼惜。在這場長達八小時的評審會議中,最大的感觸是,擔任一位評審,能回應給用心參賽者的,就是仔細地看過每一件作品,然後看出這個團隊的用心與價值,給予該有的肯定,。
(上圖:2015年中華電信MOD長達八小時的初審會議後,開心的與大師、瞿友寧導演、候季然導演、影評人張士達合影。)
所以,假如你在一個比賽中沒有得到好成績,我都會建議參賽者可以去看一下參賽得獎作品,試著找出得獎作品勝出理由,因為這樣才有助於透過相互觀摩增強戰力。另外,有機會,也可以試試再參加其它比賽,只要作品夠好,換個地方競賽常常會有很不一樣的結果。經常投件參賽的影音團隊大都很了解這種情況。當然,我也曾聽過參賽者去研究完得獎作品後,自己承認誤判局勢,不曉得這個比賽會競爭如此激烈,遇到可敬的對手。所以競爭激烈與否,除了大型與知名的比賽肯定競爭外,其它就完全要看”運氣”。
到底微電影評審都在「看」什麼?
有經驗的微電影的評審根據背景差異,大都會在1.主題創意、2.故事有梗、3.演員表演、4.技術展現等四大關鍵項目進行比重不一的評選。 例如有攝影技術背景的評審,會更著重在鏡頭語言與攝影技術上;而導演則很重視影片想要傳達的內涵、故事、創意以及整體風格與技術的流暢度。匯整我自己與評審過程中的觀察,更細部的剖析如下:
一、主題創意:
所有的比賽都會有競賽主題,所以參賽者務必要有「解題」與重新「破題」的能力。無法「解題」就會拍錯內容,造成雞同鴨講投錯比賽的情況,相信我,即使你拍的再好,與主題不符,還是只有「出局」命運;尤其是行銷類型主題的微電影比賽,從公部門到金融、消費商品,沒有「行銷置入」思維,在解題時就會卡關。值得一題的是,參與行銷類微電影比賽,其實也是許多團隊靠近商業接案的市場前哨站。
順利解題、掌握比賽主題後,進一步要PK的就是呈現主題的用影像說故事的創意。影片有很多類型,從劇情片、創意短片、KUSO短戲、記錄記實、動畫、複合媒材創作、專題報導等,建議參賽團隊以自己善長的類型與風格來發展接續的故事。運用「類型化」創作強化創意練功比較容易取得初步的勝利。
二、故事有梗:
能挺進得獎入圍名單者大都有一定水平的技術能力,這時候能否說出個預期之中預料之外「有梗」的故事,或是在簡單的故事裡創造出有趣的說故事方式,令評審印象深刻。要提醒的是,所謂「評審」大都是看片量很大的人,所以如果是普通級的故事,但能夠四平八穩的完整呈述完畢,挺進「佳作」並不難,可是要搶進前三強,完全要看競爭激不激烈了。
為什麼故事完整陳述就能挺進佳作? 因為在參賽的作品中,由於時間與經費的限制,很多作品都會出現虎頭蛇尾狀況,擁有一個好的破題開場,但開高走低。有的則是,故事線一開始就沒有設計好,結尾草草收場,無法在最後高潮收場。如果我曾經分享過的三幕戲:「從生活裡練習三幕劇:起點–過程–終點的簡單故事結構」,導演帶著我們展開一個旅行,但終點地點說不清楚,以致所有人看不到導演想要給大家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所以在這個部份,建議務必先求有再求好最後求精。故事設計時,有經驗的團隊就會先創梗再舖故事細節。看片經驗豐富的評審非常容易被「有梗」吸引,因為「梗」難求!
三、演員自然:
80%以上的影音團隊基本上演員大都是採用素人,或稍有表演經驗的演員,但演員又是演譯整個故事的人,所以如何克服素人不素的自然演出,是最基本的。建議在選角時直接就找身旁個性形象相近的人直接演出「他自己」。記得2013年第九屆金甘蔗影展,在這個限地拍攝的影展裡,很多拍攝團隊在限制時間內在南台灣林邊就發掘出許多素人阿公演員,當屆的最佳男主角就是第一次演戲的阿公。
如果在你的影片裡有突顯的演員,例如顏值高、角色設計突顯、演員有搶眼的情節,都是奪得評審深刻記憶的方法。在過去的看片經驗中,我就看過一些學生影片演員逐漸也在大螢幕中露臉出現,雖然戲份少,但對很多想往演員之路前進的人來說,參與學生或青年導演比賽影展拍片,也是一種創造作品的方法。所以導演或製片應該設法找出這一群未來新秀,建立自己的演員班底。
例如,圓桌創意團隊就自辦鏡頭表演課程以及「為人影展」,自己的演員自己練,同時透過自辦影展,完成組建合作導演團隊並進行最後呈現。在近兩年的影展中,這個社群的成員就闖出很好的成績,同時也順利進入商業拍片市場。
四、技術展現:
從攝影到收音到後製剪輯、配樂,四個項目是最基本考量技術指標。新團隊最容易在演員的「收音」與配音上發生致命問題,只要收音配音有問題,整支影片就出局了,因為是最基本的技術能力。接下來就是整體的流暢度與節奏度,例如攝影鏡頭的穩定度與基本構圖,很多時候,在技術展現重任就會落在後製剪輯,常常會閃過腦袋裡的是「如何那樣剪會不會比較好!」「那一段剪掉比較好」「再重剪會比較好」….這些因為剪輯就會改變影片節奏與說故事方式的技術,一眼就能看出參賽團隊的功力。
記得有一次評審作業,看片時發現剛好有我認識的學員參賽,私下我問了其中一位在電視台工作的評審對作品的看法,因為那位評審是直接把每一支影片放進剪輯軟體,逐格研究每一支影片的畫面剪輯。由於作品有得獎,那位前輩評審直接說「片子看太少」。「片子看太少」意即功課做太少確實是普遍年輕團隊的問題,因為看的少所以比較也少,所以對自己的片子的要求就無法提高。
2015年我與發起百大影展的洪馬克導演在聊天討論時,都認為每一個導演與影音工作者,有機會都應該走出台灣出去參加一次國際影展,因為走進更大海洋,才能體見自己的渺小而加倍練功。
在技術部份音樂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份,主要是音樂版權使用問題。在2015年在智慧財產局的幫助下,音樂產業也為我們召開兩次重要討論會議,最後智慧財產局為新媒體的微電影年輕創作者製作了音樂版權授權的圖解版,很複雜但很重要,因為創作過程中如果有音樂的使用但沒有當下解決,最後在參賽入圍得獎後再進行,有時會因為對方索取你無法負擔的授權費用或找不到授權者而最後自動放棄賽局。建議在這個部份一定要佈局好如何進行。
同樣的,看片看很多的評審,在音樂部份也會很警覺,當下都會有判斷,雖當場不扣分但一定會提醒主辦單位再次跟參賽團隊確認是否真正取得音樂版權。微電影協會在之前也整理了「25個合法音樂下載,讓你製片不再煩腦」平台的情報,大家也可以多加運用。
所謂知己知彼百發百中,掌握評審評分的方向後,接下來如何快速奪得評審的眼球小技巧,「微」機解密下回再續!
(圖文by Shary 2016.2.23 )
「微」機解密:Shary分享擔任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祕書長工作過程中,
關於產業發展與微電影趨勢、微電影企劃製作行銷、以及實務上的許多工作與觀察。
文章同步轉載至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官網、微電影聚樂部。
演講授課/評審邀約、拍片團隊媒合,請來信shary@micromovie.org.tw
Since 2005 讀人俱樂部 「自」在「學」-學習從自己出發– www.rpeople.com.tw
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