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幕劇」是目前故事、電影、編劇上廣泛被使用的劇戲結構,透過三幕:第一幕舖陳、第二幕衝突、第三幕解決,來讓觀眾輕鬆進入故事裡!如果說每一個故事、每一支微電影、電影甚至不同形式的「內容」都是一趟與觀眾溝通互動的旅程,我用很白話一點的方式來說,就是一個人(或一群人,換成某個非人角色,例如狗狗喵喵、小小兵…..也通用)故事的起點、過程與終點!
假日下午難得午休時分,手機響起,接到一通電話,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已經進展到”過程”介於起承轉合裡的”承”與”轉”之間,是一通充滿衝突(因為承辦人跟主管吵過架了,現在可能輪到我上場吵…)、有可能是我的低點(離我想要的終點愈來愈遠..甚至可能走不到)、對抗(接受要求與不接受要求之戰)情節的電話!
如果我是編劇,我要讓這場劇如何進行,而能走到我想要的終點結局呢!
故事關鍵演員有三位:我、承辦人、承辦人的主管…..故事應該是我為主線來發展,但承辦人主管認為他才是主線…所以我的挑戰是.我要讓他覺得,沒有錯,他是主線,但真實上,我才是主線…..
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我是編劇」、「我是導演」放在生活裡,就變得好好玩 ,因為連迎上來的各種衝突與挑戰,都在讓我們想方設法「編」「創」出一個我們想要的終點(結局),甚至因此而擁有精彩的人生故事呢! 當然,這樣的「衝突」還是不要太常上演比較好,不過,不是有人說,老天爺給你的練習題,一定是你可以解的才給你!
很多人問我微電影的故事與腳本如何進行?我沒有寫過編過,不過倒是因為擔任微電影評審工作,看過超過三千部大大小小的微電影,如果再加上電影、電視劇、廣告,自然而然,原本是學術的理論架構,或是聽著很多導演們的叨叨唸唸,經過不斷的套用驗證檢核,在「看」與「解構」上,因為評審角色的這個特殊「眼力」與「腦力」磨練下,也自然形成了專屬自己的快速思考模式;加上,接受四方邀約演課上課時,也總會被問這個千年考古題,太難的大家聽不懂學不會,去年第一次跟好朋友楊士毅(阿貴)導演聯合帶一個工作坊時,他提到「故事總是複雜、結構總是單純」,聽到他用一個剪紙,說故事就像一個小孩想方設法要去摘下樹上水果的故事,所以我就善巧的想了個幼幼班編故事法,我們估且就稱它為「Shary的微電影奇妙旅程」模式好了!
在這個「Shary的微電影奇妙旅程」裡,我讓每一件事都可以先變成簡單的「起點、過程、終點」。一定有人會說,怎麼可能這麼簡單!是啊,怎麼會這樣簡單呢?所以請懷疑我的想法!因為我是個太複雜腦袋就當機轉不動的人,所以,內化前,先簡單化讓它成為自己能理解消化的版本是首要關鍵。所以大家就猜到了,我背不起來舖陳、衝突、解決三幕劇口訣,但我很輕鬆的腦袋就有一個畫面,有一個人出發「起點」要去某地,經歷一些「過程」衝突,然後到達「終點」,創造了一個「奇妙旅程」結局,這就是專屬我自己簡單版的三幕劇!
另外,從國小作文就開始被訓練的「起承轉合」也是一個結構單純但其實也是簡單的不簡單的說故事方法,不過我們就從幼幼班開始吧!
接下來,我們可以試著來練習看看,這個方法到底合不合用!
電影:太陽的孩子
起點:女主角回鄉復育稻子
過程:沒水沒人沒錢甚至政府要沒收土地 ..
結局:解決所有困難,稻子收割擁有自己的土地!
奇妙旅程:青年回鄉在土地上追尋自我!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
起點:退休阿伯想找點事做
過程:他去應徵一家電商公司的實習生,展開職場生存遊戲
結局:有很多事做 ,成功成為最受歡迎的員工
奇妙旅程:退休阿伯與年輕CEO的跨世代學習之旅!
電影:我的少女時代
起點:女主角喜歡男主角A
過程:與男主角B合作想追男主角A
終點:女主角發現喜歡的是男主角B,成功與B在一起
奇妙旅程:少女的真愛選擇PK賽!
電影:絕地救援 (火星任務)
起點:男主角被困在火星想回地球
過程:想想各種辦法回地球,地球人也想辦法救男主角回地球
終點:男主角終於回到地球!
奇妙旅程:男主角面對所有挑戰,活著回到地球了~
以上看來,「Shary的微電影奇妙旅程」故事架構還蠻無趣的對吧,其實掌握了簡單明瞭易懂的架構後,我們就會更能看懂編劇如何發揮創意與巧思,填上複雜的血肉拼湊出精彩有梗的故事喔!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微電影作品,起點模糊或者繞小路,過程如迷宮,最後還回不到終點,以致讓觀看者摸不著頭緒,一個好的故事還是以讓人能看懂甚至引起共鳴,讓觀眾與作品一起共創「終點」為最基本條件,這個架構大家可以「玩」看看!
ps.『Shary微電影奇妙旅程』會陸續分享許多Shary在微電影領域上看見、體驗、實驗與執行的工作與生活!
(文by Shary 賴麗雪 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祕書長 2015.11.9)
Since 2005 讀人俱樂部 「自」在「學」-學習從自己出發– www.rpeople.com.tw